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最快兩小時,吃進(jìn)的微塑料竟然能進(jìn)入大腦?_當(dāng)前視訊

2023-05-03 06:06:30來源:瀟湘晨報

通常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稱為“微塑料”,極小的體積讓我們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。但是,它對人體的危

通常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稱為“微塑料”,極小的體積讓我們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。但是,它對人體的危害卻不小。

健康時報圖


(資料圖)

4月14日,由國際科學(xué)團(tuán)隊聯(lián)合在《納米材料》(Nanomaterials)發(fā)表的研究顯示,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,微塑料顆粒在被攝體內(nèi)后,僅2小時即可穿過血腦屏障進(jìn)入大腦。

一些微塑料顆粒能在較短時間內(nèi)穿透腸道和血腦屏障。研究人員表示,在大腦中塑料顆??赡軙黾友装Y、神經(jīng)紊亂,甚至是阿爾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癥等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的風(fēng)險。①

人體這些部位都檢出微塑料

除了大腦,近年來的多項研究已證實,微塑料已“入侵”人體多個部位。

1. 血液中

2022年,發(fā)表在權(quán)威期刊《國際環(huán)境》(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)上的一項研究顯示,在實驗者血液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微塑料。這也意味著,微塑料或已遍布人體的各個器官,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。②

2. 腸胃中

2018年,歐洲腸胃病學(xué)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(dá)9種微塑料,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。這提示,微塑料會到達(dá)人體腸胃,可能影響消化系統(tǒng)。③

3. 肺臟中

中國醫(yī)科大學(xué)公共衛(wèi)生學(xué)院李明菊等人刊登在2022年《中國學(xué)校衛(wèi)生》上的文章指出,人體模型的空氣采樣結(jié)果顯示,一個輕度活動的男性每日可吸入微塑料顆粒接近300個。在肺癌患者的癌組織和鄰近的肺組織標(biāo)本中,病理檢查可見到纖維素和塑料微纖維。④

4. 胎盤中

2020年發(fā)表在權(quán)威期刊《國際環(huán)境》(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)上的一項研究顯示,研究人員對6位健康孕婦的胎盤進(jìn)行檢測,在其中4個胎盤中檢測出了5~10微米大小的“微塑料顆粒”⑤,說明微塑料可通過胎盤屏障對人體造成影響。

減少塑料垃圾刻不容緩!

作為個人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。

1. 少用塑料袋

去一趟超市、逛一圈菜市場,回來手里多了一把塑料袋,看著是方便省事了,事實上你又制造了更多塑料垃圾!出去買菜時,帶個編織袋或者布袋,衛(wèi)生還節(jié)約。

2. 少點外賣

外賣包裝盒是什么做的?大多數(shù)都是塑料!且不說熱的飯菜接觸到塑料會不會產(chǎn)生有害物質(zhì),每天一頓外賣,你就投放了多少塑料垃圾!

3. 少用吸管

少用一根小小的吸管,也能幫助減少塑料垃圾。

4. 塑料制品別亂扔

塑料瓶、塑料袋,別亂扔,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,交給專門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部門統(tǒng)一處理,這樣能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,也減少危害自己的概率。

5. 最好選擇可降解塑料

“限塑”“禁塑”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塑料的使用,如果一定要使用,就選擇可降解的,能減少普通塑料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

本文綜合自:

①Micro- and Nanoplastics Breach the Blood–Brain Barrier (BBB): Biomolecular Corona’s Role Revealed. Nanomaterials 2023, 13(8), 1404; DOI: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nano13081404

②Heather A. Leslie, Martin J. M. van Velzen, Sicco H. Brandsma, Dick Vethaak, Juan J. Garcia-Vallejo, Marja H. Lamoree,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,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,2022,107199,ISSN 0160-4120.

③EurekAlert, Microplastics discovered in human stools across the globe in "first study of its kind"

④李明菊, 李卓, 白英龍, 賈麗紅, 孫煒, 潘國偉, 閆靈均, 楊佐森. 微塑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[J]. 中國學(xué)校衛(wèi)生, 2022, 43(2): 316-320. doi: 10.16835/j.cnki.1000-9817.2022.02.036

⑤Ragusa A, Svelato A,Santacroce C, et al. Plasticenta: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[J].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, 146. DOI: 10.1016/j.envint.2020.106274.

來源: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

關(guān)鍵詞:

責(zé)任編輯:hnmd004